2008年1月4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副刊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宝山飞出个齐天大圣
俞宸亭

  没想到,从杭州到福建南平的顺昌居然要开差不多八九个小时的车,连一向以行走为乐、以耕字为荣的我也有些招架不住了。
  但凡取名有顺、昌、宝、乐字样的地名,总是有奇特之处的。果然,宝山在一路的山道弯弯后,豁然开朗的是一大片银杏林,参天的样子,立马觉得自己真是沧海一粟。
  我们一大帮驴友穿行在窄窄的山路上,路也合我的心意,碎石块铺就的,似乎因了你的踩踏会更加坚实起来。也看得见一些黄土,有些小小的绿草不服输地钻出来,你不自主地躲闪着,步子也在轻盈中多了些顾盼眷恋,也有了云游的恣意欢畅。
  山里的绿在初夏时节多了份厚重,墨绿占据了理所当然的强势份额,竹子和杉木应了“中国竹子之乡”和“中国唯一的杉木之乡”的命名,几乎是每一步都能找出几株来。高大的楠木、枫香以泰山压顶的气势夺走了天际线,让一缕缕天光看破。云儿化为了漫天的雾霭沉沉,大树的孔洞里袅袅出很多云烟,甚而将树晕染出层峦叠嶂。平时老说的“云山雾罩”看来却是个描写绝佳风景的词汇,走在这样的山道上,我笑着对同学讲,“这样的地方,即便从林子里飘忽来一个仙人,手执佛尘邀我们去炼丹或者比划几招也不会让人失魂落魄来着”。嫩绿、浅绿、草绿、墨绿一路一路引领着你的眼神。花儿更是有着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底气,多的是我喜欢的鹅黄和郁紫。蕨类、青苔、野草铺天盖地,从石缝,从树下,从山道,植物以这样的方式证明了它存在的久远和倔强。石头是名正言顺的树化石,年轮清晰地印刻在你正走的那个石阶,我们估摸着,每株树胸径都在50公分以上,株株都可以挂牌成古树名木了。珍珠石闪亮在我们走的月梯岭上,一颗颗饱满欲滴,试着摇晃一下,纹丝不动,心里在想,大自然还是棋高一着的,如果信手一掰就可以攥下一手把的话,人类的饕餮行径一得逞,这美妙的珍珠石又会消失在地平线上。瓢虫和天牛依次在树叶上吸吮着露珠,想是有着山水的浸润,都是肌体强劲、色泽光亮的那种,在绿叶提供的舞台上,足足演绎了一把“红与黑”的较量。珍贵的金斑喙凤蝶一只也不曾看见,不过,也有可能从我眼前惊鸿而掠,不识宝的我却以为不是双双飞过而暗自嘲笑她的形单影只呢?!
  最精彩的当然是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宝山寺。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(公元1363年)的宝山寺,又称宝灵庵,主体建筑居然是石头砌就的,看了铭牌,才知是全国唯一的全仿木砂岩石构殿堂建筑,据《福建通志》记载:“宝山,在娄山都,峭拔秀丽,绝顶一庵,梁、柱、檐、瓦皆石为之,至今犹存”。殿内的肥梁胖柱是典型的唐宋风格,而那直立的鸱吻于简洁洗练中自有那一番先声夺人的架势,石构件上的龙形虎势都是我不曾见过的式样,怎不让我们这些自诩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游侠目瞪口呆!门口的香炉竟然刻出“纳九州贡,化万民愆”的“狂言”,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殿内横梁上正楷书着“当今皇帝万岁”六个字,这座寺庙能保存至今,我想绝对是这六个字起的作用。听当地的人介绍,即使是在“文革”期间,“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”的红卫兵小将见到这几个字,也不敢造次……南天门的断垣残壁,观音殿已不见昔日的香火极盛,地上散落着很多石柱,多有刻字,更迭着沧海桑田,更迭着圆通残缺。
  午餐是在山上用的素斋,十几个人分了两桌,一条条凳上坐两个人,仿佛回到童年在老家看社戏的热闹情景。包心菜、青椒、青菜什么的七八个素菜,全是光炒的,也没见什么油星儿,居然让我们每人以两碗米饭的均值,脸上填满了欢愉的神色,嚷嚷着“好吃好吃”,手上的筷子一刻也不闲,准确地指向着,又扒拉着。呵呵,回去一查县志,顺昌还是历朝进贡稻米的县城。
  可以这么说,几乎所有的中国小男孩都曾经在年幼时发下这样的重誓,“长大一定要做孙悟空”。在这座经常有佛光显现的宝山上,我们惊喜地发现,齐天大圣、通天大圣的双圣庙静默在山崖前,十几个人满满当当地围合在洞穴里,个个的眼神都透着专注,生怕一个不留神,真的飞出来一个孙悟空绝尘而去(而整个顺昌,居然有43块碑石刻着“美猴王”的大名)。辗转山里,也看到了与《西游记》有很多巧合的景观,如宝峰猿祖、五指山、卧牛石、啸天犬、师徒岩、通天神龟、猪八戒背媳妇落下的绣花鞋石……而每年农历七月十七,那是当地村民传说的孙悟空的生日,村民们会在这一天云集宝山载歌载舞,举行隆重的仪式为齐天大圣庆生。当地的山人绘声绘色之时,我私下想来,该是每一部名著都有一个原型所在的,谜底揭不揭穿倒在其次,而发现的快乐足以美丽了旅程。更让人动容的,总是有那么些人,对养育自己的故土有那样一份厚爱,发自肺腑,感天动地,也感动了云游的你我。
  为你喝彩,顺达而昌盛的闽北山城——顺昌!